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混播黑麦草

我国粮改饲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收储优质饲草6850万吨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6-15     浏览次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过程中,粮草是保障战斗胜利的重要支撑。而在现代社会,饲草在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提升我国优质饲草供应,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粮改饲项目试点工作,经过9年发展,粮改饲项目实施情况如何?当今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

  4月18日,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粮改饲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在此次论坛上,记者的问题得到了一一解答。

  “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加快发展,我国的饲草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2022年,农业农村部专门制定出台了《‘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这为粮改饲等项目的推广实施提供了巨大动力。”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副处长关龙介绍,9年来,粮改饲项目已在河北、山东、内蒙古等2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完成粮改饲面积2325万亩,收储优质饲草约6850万吨,带动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300万吨。在粮改饲等政策支持下,我国饲草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优质饲草供应能力稳步提升。

  在产业素质方面,我国优质饲草生产经营主体和饲草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约有80%的青贮玉米采用种养一体或订单收购方式进行生产,产销对接程度较高。全国草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数量接近1600家,优质商品草产量约1000万吨,有效保障了优质饲草的供应。

  同时,为了快速推动粮改饲项目落实落地,全国畜牧总站作为技术支撑部门,结合各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饲草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河北利用夏播作物高粱、花生收获空闲时间和休耕区、地下水压采区冬季闲置土地,发展种植一年生越冬性饲草饲用小黑麦。贵州玉米收割后混播种植“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充分利用冷季型牧草与暖季型牧草组合,全年生产青绿饲料,获取较高饲草产量。这种粮草轮作、复种、混播等多样化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优质饲草的供应量,还解决了冬闲田撂荒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内蒙古按照“增麦增草、饲用玉米、复种绿肥、稳羊增牛”的思路,调优137万亩耕地的种植结构,据此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这种种养结合模式促进了畜牧业废弃物与种植业消纳有效对接,实现以种定养、草畜平衡。

  广西都安县推广了全产业链推进模式,通过强化联农带农、创建“牧草银行”和牛羊产业园,大力推进“收贮企业+养殖场+合作社+农户(帮扶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饲草种植、收贮、加工和牛羊养殖等一系列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种养结合,草畜配套,饲草品质、产量显著提高,牛羊养殖增产增效,实现了“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推进、协调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草食畜产品消费仍将保持增加势头,对优质饲草的需求也将相应增长,这意味着粮改饲等项目将会持续大力推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实施增草节粮行动,重点从调结构、增牛羊、增饲草、降成本、减豆粕等方面继续做好粮改饲项目支撑服务工作,保障优质饲草稳定供应。”全国畜牧总站首席专家聂善明说。

  随着粮改饲项目的推广实施,青贮饲料的生产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18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全国畜牧总站共同实施了“粮改饲优质青贮行动(GEAF计划)”,从种植、调制、评价和利用4个关键环节推广关键技术,同时根据全国青贮饲料监测数据,每年编制并公开发布《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全面提升青贮饲料品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虽然粗饲料的品质仅是获得高水平产奶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没有高品质的粗饲料,绝不会获得高水平的产奶量。”东营澳亚现代牧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经理赵剑说,如今在奶牛、肉牛乃至肉羊等养殖过程中,青贮饲料已经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因而,青贮饲料的质量直接关乎牧场节本增效的结果。

  在青贮饲料的制作加工过程中,原料品质、切割长度、籽粒破碎度、发酵程度、运输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最终青贮饲料的好坏。而其中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过程。

  “青贮玉米从田间收获破碎到运输至牧场的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有氧呼吸,这会造成养分消耗和料体发热,从而影响封窖后青贮饲料的发酵和成品养分含量。”丹麦诺和新元反刍技术经理董从越介绍,为了解决青贮长距离运输和延迟封窖风险,可添加乳酸乳球菌、布氏乳杆菌等有益菌来改善青贮保存率,从而帮助保持青贮品质。

  除了添加有益菌,目前青贮饲料生产企业还通过添加青贮添加剂,来降低青贮饲料在贮存过程中的干物质损耗和蛋白降解,同时青贮添加剂也能抑制酵母菌、李斯特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抑制霉变,从而提高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当然,除了使用添加剂和有益菌,现在有条件的大型牧场也纷纷布局大数据智慧监管系统,通过数据系统来控制青贮饲料的生产运输过程。澳亚牧场如今正使用自主研发的青贮饲料收储客户端,从车辆进地收获到入场卸货,全程使用数字化电子监管,监控青贮饲料从田间到牧场的全过程。“数字化客户端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青贮饲料的收获和运输效率,保障了到场青贮原料的品质,从而能有效保障最终青贮饲料的品质。”赵剑说。

  在耕地愈发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开发利用边际土地成为众多科学家的重要议题。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具备交通和耕作条件、盐碱化程度较低的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2.8亿亩。而与粮食作物相比,饲草在盐碱地上的存活度相对更高,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高。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就成为我们亟须破解的课题。

  “对于盐碱地资源化利用,我们必须转变理念,由‘改地适种’转向‘改种适地’,才能实现盐碱地的高值化利用。”宁夏大学教授许兴表示,不能一味治理盐碱地,要将治理改良与生产同步结合,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饲草品种中,草木樨、田菁等品种不仅耐盐碱,还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可作BOB·体育综合APP下载为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进行盐碱地初步改良。而长穗偃麦草、紫花苜蓿、小黑麦、饲用高粱等多个饲草品种,则能在中度甚至重度盐碱地上生长,不仅抗逆性强,还能有很好的饲草产量,可有效缓解我国优质饲草缺乏问题。

  随着研究深入,近年来,我国盐碱地饲草种植技术得到有效提升,在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多个省份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刘忠宽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最终探索出了盐碱地苜蓿播种保苗技术、适期播种技术等,解决了含盐量0.4%-0.5%盐碱地苜蓿出苗难的问题。据了解,通过新技术种植的苜蓿出苗率达85%以上,较传统种植提高1.5倍以上。种植成功的苜蓿地第三年旱作干草产量达700-900公斤/亩,亩均纯收益1000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刘忠宽团队还研发了盐碱地旱碱麦夏玉米轮作关键技术,建立了盐碱地“5+2”苜蓿旱碱麦夏玉米高效轮作技术模式,使轮作的旱碱麦和夏玉米平均增产分别达60%和40%以上。“盐碱地潜力巨大,在树立大食物观、推动粮经饲统筹的当下,探索更多更好的盐碱地种草技术和模式,就能为拓地增粮、增草节粮提供更多技术范式。”刘忠宽说。(杨惠 雷少斐)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