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麦冬草

四川三台:永明镇域经济“大发展” 麦冬铺就“甜蜜”致富路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8-08     浏览次数: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只有二三十厘米高,很像北方越冬前的小麦。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种植麦冬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种植面积的扩大,麦冬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自开展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以来,三台县永明镇聚焦“党建提质、队伍提能、引智提效”融合发力,找准抓镇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麦冬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在永明镇,麦冬种植面积达9160亩,涉及种植户达6500余户,麦冬产量达3200余吨。2023年产值达4.2亿元,占麦冬种植户农业总收入96.3%。

  日前,在三台县永明镇的永和、木林、永明等村看到,田野里麦冬苗绿油油的,散发出勃勃生机,一个劲儿的生长,麦冬田地随处可见,还有农民正在麦冬田地里管理,让麦冬收获季节,卖个好价钱。“今年3月,麦冬收获的季节时,处处呈现一幅幅麦冬‘丰收图’。”永明村村民陈阿姨高兴地说,不小看小小一株草,在她们的眼中,浑身都是宝,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党的政策真好,一开始我们还不会运用科技种植技术,担心投入了没有‘回报’。”永明镇永和村村民陈先生说,当地政府会定期组织了培训会,学会了不少的麦冬种植技术,麦冬品质提高了不少。

  “麦冬种植关键是能提升产量。”三台县永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孟辉介绍,在麦冬播种和收割前后,镇上都会邀请专家学者到现场指导,通过广播、会议、现场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麦冬科学加工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镇上种植户实现技术培训全覆盖,也提高了麦冬种植技术。

  点上聚力、面上拓展。根据麦冬生长特性,永明镇在麦冬大面积生产上,向种植户推广套种丝瓜、玉米、苦瓜、大蒜“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不仅能给麦冬遮阴,大蒜、苦瓜等发出的味道还能给麦冬驱虫。“我们逐渐发现在麦冬田地里套种农作物的种植模式很好,有机肥才是提高麦冬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村民们说,麦冬套种丝瓜、苦瓜是“小循环”,养殖猪牛和种植麦冬是种养殖业结合的“大循环”,通过“小循环”加”大循环”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曾经像小草一样的麦冬,成为了支撑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参天大树”。

  在“提质”的同时,永明镇也不忘“增效”。通过建立利益链机制,还积极推广“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运营模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党建+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种植户致富,鼓起“钱袋子”。“过去,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一次回老家看到了种植麦冬的商机,并决定回到家乡种植麦冬。”返乡创业者陈兴琦说,在三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永明镇建立了600余亩的麦冬科研示范园,并与四川生川麦麦冬产业发展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种植和管理由种植户负责,主要种植生态麦冬,进一步引领种植户种植生态麦冬,提高麦冬品质。同时不仅为村民创收,还解决了众多的就地就近就业问题。

  据介绍,永明镇永明村集中流转土地600余亩,主要种植麦冬。村民李女士家的土地流转后,就在自家田地里“上班”,既照顾了老人和小孩,每天还能领100-200元的工资,真是一举多得。不少村民像李女士一样,几乎每天在自己田地里“打卡”,成为领“薪”一族。刚兴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李刚,在永明村种植了80余亩的麦冬,统一使用 “有机肥+无机叶面肥”整体施肥方案,杜绝麦冬生物调节剂,保障麦冬的品质,其麦冬的价格不断攀高。

  永明镇按照“三产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以“产品生态化”为取向,立足麦冬特色品质,发挥品种优势,加快构建从田间到药房再到生活完备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供应链。从自产自销、提篮小卖,单纯作药使用,到精深开发形成麦冬饮品、洗护套装、唇膏等系列产品,再到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麦冬文化旅游胜地……有种植,有加工,也有旅游,麦冬产业链日渐在三台县成熟。

  “永明镇种植麦冬,主要分布在永明村、团缘村等4个自然村,种植面积达9160亩,持续推动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三台县永明镇党委书记冯勇表示,该镇紧紧围绕三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镇上把麦冬种植作为这4个村的特色产业来抓,进一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让麦冬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当地村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助推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永明镇麦冬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社1个,县级示范社1个。50亩以上麦冬种植户9户,通过大户规范化种植,麦冬生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种植户正用智慧和汗水创造财富,收获幸福。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