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黑麦草
3月19日,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四川畜牧兽医》杂志官微发布了《四川省2023年饲草生产形势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在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粮改饲、肉牛牦牛产业集群、苜蓿发展行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等带动下,各地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优质饲草种植提质扩面,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一批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种草养畜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优质饲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饲草缺口特别是优质饲草缺口较大。
全省人工种草面积479.3万亩。其中一年生饲草面积427.5万亩,主要包括黑麦草、燕麦和饲用玉米等;多年生饲草面积51.8万亩,主要包括披碱草、老芒麦和杂交狼尾草等。全省人工饲草干草总产量698.1万吨,其中一年生444.8万吨,多年生253.3万吨。
通过对川西北牧区、攀西地区、川东北深丘区、川南山地区和成都平原及盆周中浅丘区的302家种养企业(合作社、场、专业户)的人工饲草生产、供需状况、价格等信息分析,饲用玉米、狼尾草属饲草、披碱草属饲草和饲用燕麦是四川主要种植的人工饲草,4类饲草种植面积共占调查面积的87%。受市场、气候等因素影响,国内饲草价格较上年同期小幅下跌,降幅约4~10%左右;主要进口饲草种子价格普遍走低,国产种子价格较上年小幅上涨。
2023年,受三年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肉牛肉羊养殖效益降低,一定程度影响了饲草种植积极性,全省优质饲草供需矛盾突出,饲草缺口特别是优质饲草缺口依然较大。不足饲草料主要靠外购解决,外购饲草占比52.9%,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大部分养殖场对饲用玉米、饲用燕麦、黑麦草、披碱草、狼尾草属饲草等优质饲草需求旺盛,种草养畜发展势头较好。
根据报告分析,川西高原作为全省草牧业的主要集聚地,其饲草需求量尤为突出。鉴于川西高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交通不便的限制,外购饲草的成本相对较高,甚至有时难以保证饲草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积极推动人工饲草的发展,成为了缓解草畜矛盾、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
树立大农业观,“藏粮于草”护佑粮食安全。甘孜州高原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荒地、鼠荒地、退化、沙化草地等因地制宜推广人工种草,通过土壤改良,选择耐旱、耐寒、耐贫瘠的草种,根据草种的特点和土壤条件,采用适当的播种和种植技术以及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建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地,提升优质饲草比例少,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草牧业发展新路径。
有效落实饲草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注重将企业、基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饲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障本地农牧民收益,带动脱贫农户持续增收,带动本地农牧户实施“种草养畜,农牧循环”,同时探索拓展饲草产业社会化服务面,推广优质饲草高产栽培技术与牦牛标准化养殖技术,健全县域饲草供给体系与牦牛生产体系,助力草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BOB·体育综合APP下载通过草场流转费、务工就业费、土地租赁费、入股分红带动牧户增收。
加大草牧产业科技攻关和良种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开展乡土草种选育,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和农牧民的合作,积极探索山地机械、丰产栽培、智慧草牧业、节水技术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创新,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科研院校和各级技术支撑部门加强对种养企业(场、合作社)开展畜群结构优化、饲草种植、精准饲喂、草畜产品加工、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草畜转化效率,提升种养效益。运用互联网平台开设农技课程、推广农业技术,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对农牧民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人工饲草的认识和技术掌握。开展示范示教活动,分享成功的案例和经验,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人工饲草的种植和利用。
目前,甘孜州的饲草产品主要以青干草为主,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的饲草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加大饲草青贮和草颗粒等饲草产品的比例,研发适口性好和营养性高的饲草新产品,提高饲草产品的整体质量,增加饲草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人工种草不仅可以用于畜牧业的饲草供应,还可以开展草旅融合,实现草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