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高羊茅

在线等急急急!你们说草坪到底能不能踩?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8-21     浏览次数:     

  ”这不,底下评论区也跟着炸开了锅,成了“草坪就该踩”和“草坪不能踩”两方的激战区。

  有人认为,草坪既然是城市景观,就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草坪周边也没有护栏,就没理由不能踩。

  也有人很重视草坪给人带来的休憩作用,认为“公园就是让人休憩和释放压力的地方,草坪不让进,离大自然就更远了”。网络上不乏“光脚快乐踩草坪”的分享,也有“光脚踩草坪可以排出负能量”说法。

  bob半岛在线登录

  此外,也有用此话题来调侃国足的,比如“不让踩草坪大家怎么会喜欢上踢球?振兴中国足球,从随意踩踏草坪开始。”

  站这一方的人大多是考虑到踩踏草坪对草及生活在草坪上的其他生命的影响,比如我们的踩踏可能造成土壤板结,进一步破坏生命的生存环境,会给城市添加管理负担,长期来看更难享受到草坪资源。根植在心中的“不能踩草坪”观念让一些网友看到踩草坪的行为就很难受。

  没想到吧,有一天我们会为草坪能不能踩而争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坪是城市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

  从城市居民的角度看,草坪是居民在城市中亲近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可以进到草坪上,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对个人来说,都能暂时释放一定的生活压力,可以愉悦心情。就算仅是站在草坪外,也能在城市高楼林立的间隙获得一抹绿色的宁静。

  从城市建设方面看,不管是在住宅区、企事业单位绿地,还是公园、城市休闲广场,草坪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草坪最重要的功能除了绿化美化,还有提供休闲、游憩、娱乐、运动场地,以及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城市规划相关部门的确有义务做好城市绿地建设规划,细化草坪建设工作。

  如果城市建设跟不上居民需求,在人口密度大的市区中心,出现这样的争论情有可原。对于公共物品,好的管理是关键,但前提是尊重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当事人,哦不对,是“当事草”——草坪草。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见未禁止游人活动的草地,但也会看到很多地方的绿地、公园草坪随处可见“禁止踩踏”的标语。相信了解了网络上激烈的争论后,大家开始质疑草坪草“草设”:草坪草到底是娇弱的还是坚韧的?究竟是“小草青青,需要怜惜”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关于这个问题,就像撸猫得看猫,踩草坪首先也还得看草。在踩之前,得看看你面前的草,是什么草。

  但以上也只是一般特点,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合适的草种范围就不同。

  暖季型草坪草(如狗牙根,结缕草等)在北方城市的秋冬季节会因休眠而变黄(一般在10℃以下的时候),因而比较适宜在南方种植。在北方如果想要实现较长的绿期,通常会采用冷季型草坪草(如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这类草就不太适合在气候较湿热的南方种植。

  再加上种植目的的不同,以观赏和绿化为目的修建的草坪可能就不耐踩,而如果要修建游憩型草坪,草的耐踩性和维护成本才更可能被考虑到,故实际种的草可能只能满足其中某些特点。此外,草的具体生长情况还受到地区气候条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等的影响。

  如果是耐踩型的草,我们可以判断它们至少是可以踩的,如果有有效的标识和提醒则会减少很多误解。

  如果是观赏型草坪或者就是单纯地不耐踩,它们的使命只是好好长大,提供一片绿,过度踩踏真的会导致它们的死亡,有关部门也应做出有效警示和说明理由。

  但实际上,市民与草坪管理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毕竟市民怎么能每个人都知道种的是什么类型的草呢?因此,一番讨论下来,压力就给到了草坪管理方这边。

  如果本就是可开放的游憩型草坪,管理方就应该根据草坪实际承受能力来调整管理方式,做好准备,允许有条件/无条件被踩。比如可以实行阶段性开放,首先保证草的生长质量,进而开放给居民。在不开放的时候把草坪围起来并明确告知公众并给出理由,在可以开放的时候欢迎群众。不应模糊界限,放大信息偏差的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把草坪当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它有自己的修复机制,但当我们踩踏太多次,它就修复不了了,如果说只是轻度的踩踏,任何草坪都是可以自我修复的。因此,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市区公园大草坪,管理方和居民都更应该关注草坪是否开放踩踏。

  比如经过了春夏两季的阶段性养护,北京海淀公园中心草坪在今年9月初宣布正式开放。中心草坪上大面积种植暖季型草种结缕草,节水、耐践踏、病害较少,一般每年3月至8月进行不开放养护,9月至次年2月保持开放。

  如果是观赏型草坪,按道理就不应该是开放式的,各种警戒物(如栏杆、警示牌)应是基础配置,并且最好说清缘由,否则就做好被投诉的准备。而且此类草坪的规模和选址也需要多多斟酌,不能明显地有碍市民出行,否则不仅维护成本高,草坪也难逃“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命运。

  总之,说明白才是最重要的。“去问问公园为啥子写不能踩嘛”,真的,在线等,挺急的。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应该意识到公共露天活动空间是居民的基本诉求,能够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则是锦上添花。

  作为居民个人,想要走进自然,我们还可以进行CityWalk,可以沿着河道散步,可以走进湿地公园看看草坪以外的风景。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参与城市、公园官方组织的或是民间自己组织的游览活动,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多多了解自然知识,从体验到了解,进一步亲近自然。

  在城市规划上,“亲自然+空旷场所”是城市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公园里全龄友好设施如小孩子喜欢的沙坑、健身运动者喜爱的跑道、老年人钟爱的健身设施、游人可休息的板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自然之友湿地守护小组发起人忍冬表示,除了草坪草,我们还可以种植更多样的地被植物,如玉簪类、麦冬、蛇莓等,他们的绿期都比较长,观赏价值也高,环境适应性强,同样可以不让土地,有利于保持水土。

  更重要的是,开放性应成为现在和未来公园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自然教育和科普活动应成为公园管理方重要工作方向,这才是城市公园的未来。

  ▲自然之友在各个城市公园开展鸟类、植物、湿地等多个主题的亲近自然公众活动

  真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真正地更好地亲近自然。踩草坪的“争论”,与其说是争论,不如说是居民自然意识的觉醒,只是需要进一步正确地回应和引导。

  毕竟,只有每次都迈出一小步,日积月累,我们才能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前进一大步。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读者收到的推送仅有标题和小图(甚至有可能长时间收不到该号的最新推送)。

  如果您希望每天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自然之友的最新动态、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现在就请按照以下步骤星标★我们吧: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