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高羊茅

灵山关停景区疗“伤疤”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8-24     浏览次数:     

  先于景区关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生态修复已在两年前启动试点。高同雨,门头沟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主任,正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沿石板路攀爬两个半小时,到达灵山海拔2000米处。铁丝围栏里的一片草地,吸引了记者的视线。和周围地貌截然不同,这片草地不仅未遭破坏,长势还颇为旺盛。其中的蒲公英、车前草、委陵菜、早熟禾、高羊茅等,都是灵山地区常见野草,有的差不多已半米高。

  “这就是生态修复后的效果。”高同雨说,治理前,这片区域侵蚀沟交错纵横,到处都是石块,植被覆盖率不足10%。两年的封育治理,让植被覆盖率达到了70%,沟蚀治理率达到了91%。

  项目组的博士后柴迪迪告诉记者,侵蚀沟上恢复植被,首先得从山下运好土将深沟回填。灵山交通不便,所有物资只能靠骡马驮运上山。光搬运一袋回填土,来回往返就要花上4个小时。为防止雨水冲刷,草籽不能直接撒在土里,须挂在网状的植被毯、生态袋上。所覆盖的种植土中添加了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土壤黏结剂、固态保水剂等,以保证植被修复质量。项目区中还建了围堰、挡墙、引流渠等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试点两年间,灵山共计有两万平方米亚高山草甸完成生态修复,每平方米修复成本高达四五百元。除草甸修复外,灵山地区还启动了小流域治理、公路护坡修复、登山步道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投资总额达5000余万元。

  “政府投巨资来恢复生态,但如果不能从根儿上解决放牧的问题,效果还是会大打折扣。”高同雨说。灵山生态遭破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马拉游客上山和过度放牧。现在,这两大现象依然存在。

  采访当天,记者在上山路上遇到至少10位村民,牵马向游客招揽生意。一打听,多数来自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董家庄村、马家洼村。其中一位姓张的董家庄村民告诉记者,家里有4匹马,每年5月到10月份的旅游旺季,自己和妻子各牵两匹马上山揽生意。全村50多户人家,有30多户干着牵马的营生,已经持续了20多年。

  村民家的牛羊,也随意在山上放养。记者在海拔2200米高处的草甸修复项目区看到,部分铁丝围栏已经被损坏,草地上到处是风干的牛粪。不难想象,如没有得力的后期管护,这里很快会成为新的牛羊牧场。

  据统计,灵山景区周边共有门头沟区3个行政村和河北涿鹿县3个行政村。这几个村共有马匹281只,牛、羊等牲畜2000多只。据科研人员测算,灵山海拔1800米以上的草甸上,每4.5公顷放一头牛或者每6公顷放一匹马,才是最适宜的生态承载量,目前显然已大大超出负荷。

  因为地处两省市交界地区,灵山的禁牧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灵山北侧就是河北省的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现在不是规划建设环首都国家公园环吗?这是一个机会。”高同雨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京冀两地应共同制定政策、共同执法,实现禁牧特别是禁止马匹上山,让大山彻底得到休养。半岛·BOB官方网站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