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黑麦草
“能不能给寸草不生的松嫩平原‘碱巴拉’种上一些东西?”这是几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在东北考察时心底产生的一个疑问。
“碱巴拉”,是吉林省老百姓对盐碱地的一个俗称。这种土地盐、碱并存、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差,作物很难成活,就像松嫩平原上一块块顽固的“癣斑”,将绿色排斥在外。
现在,经过5年的科研实践,曹晓风正在亲手揭开问题的谜底。她带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的团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合作,在曾经寸草不生的光板地上种出一人多高的耐盐碱高产饲草——田菁,有望让“碱巴拉”“破碱”重生。
8月23日,吉林省洮南市“光伏+田菁”盐碱地,曹晓风在介绍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冯丽妃摄
8月24日,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战场——吉林省大安市长岭县百亩盐碱地块示范种植基地,遗传发育所青年研究员宋显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多锋拿着量尺、镰刀,与测产专家一起一头扎进郁郁葱葱、绿浪滚滚的田菁地。
刚下过雨的田很湿,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坑。他们穿着高筒靴,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大田深处走,要对示范田选育的田菁品系——“中科菁1号”进行测产。
采用随机取样法,他们在田里随意选了3个点,每个点的面积为1平方米,收割时留下30厘米高的茬,然后把割下的植株测高、称重。
“株高平均2.82米,折合平均亩产鲜草2.03吨。”不一会儿,测产专家组宣布。同时宣布的还有另一个关键数据:种植田菁的示范田土壤酸碱度(pH)比最初平均降低了约0.5个单位(10.14降低到9.57)。
这些数据让专家组认为,“中科菁1号”具有耐盐碱、高产等特性,能够实现松嫩平原重度盐碱荒地的提质增效。
“这种豆科植物通常生长在南方热带沿海地区,具有耐盐碱、耐涝、耐贫瘠等耐逆特征。”曹晓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之所以把它们“请”到东北来,是因为其既有改良土壤、又有作为饲草的双重价值。
通常pH值超过7.0的土壤就被判定为碱性土壤。松嫩平原西部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域之一,盐碱地面积超过4500万亩,因农作物难以生长和偏旱被称为“八百里瀚海”。
2021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支持下,曹晓风带领遗传发育所团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合作,对收集的800余份植物种质进行耐盐碱筛选,以期找到适宜的耐逆植物,让“瀚海”重焕新生,筛选结果表明田菁为耐盐碱性最为突出的物种。
8月24日,潘多锋(左二)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研究员韩微波(左三)、副研究员王建丽(左四)等在大安市长岭县示范种植基地测量田菁高度。冯丽妃摄
“咱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碱性非常严重的地方,pH值超过10,历年来就没种出过作物,一直就是废弃地。”8月23日,吉林省白城市一片盐碱地地头,中和农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齐文斌对《中国科学报》的记者说。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近年来东北大面积的盐碱地都“种”上了光伏,仅白城地区就有15余万亩“光伏盐碱地”。
然而,齐文斌表示,光伏下的土地因为辐照强度大,光热以及温度、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土地盐碱化继续加重,更难改良利用。
但今年情况明显发生了变化。与当地长得稀稀拉拉的“原住民”植物——矮小的碱蓬和“刷子头”(虎尾草)相比,曹晓风和团队带来的田菁长得高大茂密,羊群会在光伏盐碱地里欢快地啃食这些豆科植物,正如齐文斌所说,这让盐碱地“肉眼可见地高效利用起来了”。
她从田里拔出一棵田菁介绍道:“田菁根上会长出一个个白色的小肉球(根瘤),打开之后里面有粉红色的固氮菌,能够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供给植物生长。”
同时,曹晓风表示,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被称为是‘牧草之王’。田菁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和苜蓿比肩,叶子里头的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0%以上。但是在重度盐碱地上,苜蓿是不能生长的。
在白城市另一片50亩的“光伏+田菁”示范田,雨涝让田间地头积满了水,一些地方水深近1尺,即使穿着长筒靴水几乎也会灌进来。
“盐碱地排水能力差,经常雨涝积水。即便是当地植物‘刷子头’泡一个星期也会枯萎,但田菁在涝地里泡一个月,也会生长得很好。”宋显伟向《中国科学报》解释,这是因为田菁根部在水淹条件下会产生发达的不定根和通气组织,使其具有很强的耐涝性。
“这两年,我们在这里试种过很多作物都没有收获,今年种田菁终于看到了希望。”该示范田所属企业浙江九亩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于红卫高兴地对《中国科学报》说,“今年我们种了240亩田菁,一亩地总投资500~600元,按照一亩地2吨鲜草或0.4吨干草的产量计算,每亩地的收入能够从零收益增长到500块钱左右,效益非常不错!”
面对“用户”的高度认可,曹晓风直言:“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目标是力争取得能够‘用得上、有影响、留得下、推得开’的科技成果。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增加收益,在带动地方经济上发挥一点作用,就是最大的幸福。”
8月23日,吉林省白城市“光伏+田菁”盐碱地,羊群正在享受田菁美食。这种“光伏+农业”的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盐碱地生态农业与清洁能源的高效融合。冯丽妃摄
8月24日,曹晓风(左)与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先导专项总指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右)在长岭县示范种植基地一处剖面现场交流。冯丽妃摄
其实,曹晓风是做基础科学研究出身的,在植物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突破。“半路出家”进行牧草选育和盐碱地改良,一路走来,她遇到了不少误解,甚至是“风凉话”。
有人甚至当面问她:“现在育种技术都到4.0时代了,你作为大院士为什么还在用1.0、2.0时代的传统技术选育牧草?”
“一项技术适合就好,为什么非得光追求‘高大上’?”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以前我做基础研究,问的问题都要最前沿,不考虑有没有用;现在我做应用研究,问的问题也会倒过来,首先一定要有用,再问它为什么好、为什么有用。”别人的风凉话她当作耳旁风,告诉bob半岛在线登录团队成员要“多做少说”。
走应用这条路,曹晓风的脚步是坚定的。在2015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与她交流时提到,虽然我国盐碱地问题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但东北的苏打盐碱地却仍是一个难题。那次交流加上实地考察后,曹晓风就暗自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我觉得我现在最大的动力就是心中有梦想。”曹晓风说,“国家粮食安全需要解决饲料粮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在‘碱巴拉’种好田菁就是我们最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支撑着曹晓风与团队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最初,他们在光秃秃的“碱斑”上播的种子,80%都没出苗,他们就对400多份田菁种质资源一个个进行筛选,并尝试用多种辅助材料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种子萌发率。为了摸清田菁在东北的适种条件,作为合作团队“团长”的宋显伟一年有100多天扎根东北,远离妻小,与东北同事一起摸索试种条件。作为合作队友,潘多锋则会与北京来的同事们一起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经常带着几十个酸菜馅儿的包子,一出野外就是一整天,找实验基地、测量土壤pH值、摸索栽培技术。
“要做成一件事,挫折和困难谁都会碰到,但那些都是外部原因,要天天记着那些事就啥都做不成。”当记者请曹晓风回忆团队一路走来遇到的酸甜苦辣时,她简单而又率性地回答。
如今,曹晓风和团队的耐盐碱田菁示范基地已经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新疆、江苏、内蒙古等地的各种类型盐碱地上遍地开花,示范面积超过1万亩。向前看,他们希望为中国盐碱地大规模开发与利用,乃至更广泛的土壤修复,打造出更加绿色、高效的生物改良技术。
7月的一个傍晚,宋显伟(左一)等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战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长岭示范基地采集试验样本。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FIE Research Article:高性能PdAu合金纳米颗粒催化甲酸制氢研究
FCS 文章精要:南京大学叶翰嘉副教授团队——TV100:预训练CLIP未见的电视剧数据集
FoAR 喷雾系统对中国西安市半户外空间下席坐人们热环境和热舒适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