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高羊茅

西宁晚报·数字报刊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9-07     浏览次数:     

  河南县赛尔龙乡牧民达瓦家的草场上,密密麻麻、相连成片的草方格里早熟禾、披碱草等牧草破土而出,深深扎根在这片草场上。

  “我的草场没有治理前,满是黑土滩,像斑秃一样,治理后毛虫、鼠害都不见了,黑土滩也消失了。亲戚朋友看到我的草场从严重的黑土滩变成如今草比人高的景象,都咂舌称叹嘞!”达瓦一边拿出手机,一边翻出相册里的对比照笑着说。

  达瓦的900多亩草场从2011年开始鼠害泛滥、毛虫遍地、地表、牛羊日渐消瘦……

  治理退化草原已迫在眉睫。2016年,河南县提出县级干部生态治理责任田管理模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与退化草原展开了较量,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草原生态修复之路。

  8年来,河南县级干部积极认领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参与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如今,河南县在6个乡镇共确定了45块合计10.25万亩的责任田。

  认领容易治理难。由于治理期间需要禁牧,牧民群众始终不愿参与治理。遇到这种情况,责任干部一次次走进牧民家中,从生态修复到畜牧业发展,从党的惠民政策到生产生活的诀窍,以及牛羊放牧策略等多方面,反复耐心讲解劝说牧民,终于有像达瓦一样,家中草场出现严重退化的牧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愿意配合生态治理。

  达瓦对记者说:“刚开始我还是有点怀疑,偷偷在种了草的地方放牧,到第二年发现没有禁牧的地方和禁牧区完全是两种效果,我才明白了管理草场的重要性。”

  从祖辈开始,达瓦家一直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百年来单纯依靠传统的冬夏季轮牧、不注重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导致现在优良牧草减少、杂草丛生、鼠害泛滥、草原毛虫和黑土滩成灾。还好,有县级干部生态治理责任田管理模式的推广实施,全县开始进入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草原生态修复被提上议事日程。

  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起步早、底子厚,畜牧业资源丰富,天然草原面积992.3万亩,拥有青海最美的草原,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基地。

  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超载过牧等因素影响,河南县草原一度出现沙化、退化现象,高原鼠兔、高原鼢鼠泛滥,时刻威胁着河南县草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蒙旗大草原工作三十余年的河南县自然资源局草原综合专业队原队长马戈亮,自责任田治理实施以来,作为技术支持责任人,带领队员参与实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与建设项目,在河南县以及三江源地区进行高原鼢鼠、地面鼠和草原毛虫防治试验中找到了新方法、新途径,他们不断引种试验,最终将豆科牧草、披碱草和草地早熟禾等自身品质优良的牧草,在退化的草原区域进行补种,如今成效显著。同样,现任队长卡着才让在马戈亮的带领下,接力技术支持责任人,治理过程中,他带着队员监测草原退化程度,一次次与相关专家研究治理方案,先后从省内外引进多种草种,进行各种试验,每一片草场因地制宜都有不同的治理方案……

  “治理草原退化,首先要施肥,然后补播草种、围栏禁牧。让大家欣慰的是参与治理的草场都已进入了恢复期。”卡着才让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草原建设保护工作要有耐心、有感情,只有用心用情去做,才能将草原工作干好!”责任田认领干部BOB·体育综合APP下载纷纷这样说道。

  “以前,一到风季,我们满脸都是尘土,参与草场治理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情况了。我的草场开始走向恢复,卡队说我的草场不会再出现草原生态问题了。”学会了草场管理的达瓦细数着草场变化的点点滴滴。

  县级干部责任田实施以来,经过大力推广,河南县责任田亩产鲜草量、植被覆盖率、草群平均高度、植被群落结构,经过生态治理修复,均得以改善,草原生态保护效益明显。

  通过科学有效治理后形成的示范带动效应成为全县可复制的天然草原综合治理模式,从根本上示范并带动全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多年来,全县草场逐步得以恢复,牧草长势喜人,草原生态治理持续实现增绿。

  草场使用人华布兴奋地对记者说,自己的草场是第一批参与治理的责任田,当时属于全县退化最严重的草场之一,百分之八十的草场已经退化为黑土滩,而如今成为有了草毡层的好草场。

  走进华布家的草场,入目之处皆是优良牧草,远处的克其河滩草场一片灿烂金黄。

  如果将草原恢复治理交给大自然,恐怕至少需要20年到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但是经过8年时间、三届领导干部的支持和牧民群众、生态管护员的协调配合下,像华布家的草场,仅7年时间,已经有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只需要巩固即可,现在牧民群众通过参与草原治理,对如何利用好草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不仅仅是传统的划区轮牧,更需要休养生息,掌握科学的草原管理模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县级干部生态治理责任田管理模式的实施,加快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牧民科学养畜的意识不断增强,逐渐由粗放式放牧向舍饲和半舍饲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

  据了解,自2016年起,河南县首创并实施县级干部生态治理责任田管理模式以来,县级干部与牧户建立了直接联系,引导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县级干部参与、责任田牧户配合、草原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全县群众共同治理草原的管理和治理模式。

  如今,责任田治理工作已近8年。随着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落地、项目工程实施以及管护制度建立,许多曾经干涸的河谷又流动起了清澈的溪水,草原退化得到了有效控制,河南县草原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画卷。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