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黑麦草
指着占地200余亩的“四季采摘园”介绍说:“当初同意他们入驻谷中村,就是考虑到农业观光,无污染,采摘周期长,能吸引游客到谷中村来旅游观光,带动谷中村的旅游发展……”
“收工了?今年豇豆长势如何?进入雨季,要注意防汛奥。”胡以华向村民了解豇豆的种植情况。近3年的时光里,胡以华关心群众发展,与群众拉家常的场景,每天都会重现。胡以华系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部长,2015年挂职花溪区马铃民族乡党委副书记、谷中村驻村。50岁的胡以华,身材偏瘦,岁月的无情让他白头发与黑头发交织在一起。无论与谁相处,脸上总会挂着笑容,操着一口流利的遵义话。为人率真,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自担任谷中村以来,他真情实意为民做事,真蹲实驻,干在实处,在大扶贫攻坚战中用真情真意,团结村支两委班子,赢得村民的信任,村民亲切的称他“老胡”。
胡以华大学毕业就到贵州航天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从事计算机维护工作,从一般技术人员到现在的企业高管,职位在变化,但他的心态一直没变。从事技术人员期间,他除了处理厂内计算机问题以外,经常在行业报刊上发表计算机类文章上百篇,在实践与理论中收获的成就感,让他备感幸福。近30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塑造了他果断、效益最大化的工作处理方式。
2015年,胡以华接到上级通知,要到谷中村驻村。胡以华当时心情忐忑,自己虽然出生在农村,但离开农村已30年,对当下农村的工作,农业的发展并不了解。心里多了一层顾虑,担心是能否履好职。
“刚来到村里的时候,村民不太理会我,甚至还带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呢。”胡以华回忆。
驻村第一天开始,胡以华决定走访调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关键看自己怎么做?在与谷中村村支书缪昌平的交流中,胡以华得知谷中村条件最差的是“两马一沟”,其中“两马”指的是马鞍山村民组和马鬃岭村民组,“一沟”指的是干沟村民组。胡以华独自徒步走访了这3个村民组,每走访一个村民组,单程都要花上一个小时以上。当时,马鬃岭村民组进组路还没有修通,他沿着村民进出的崎岖山路攀爬一个小时才走到达寨子。回程途中,正遇到马鬃岭组的孩子放学回家,看着这些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山路上,胡以华心里五味杂陈。他回到村委会后,与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干部进行商量,要改变马鬃岭的面貌,进组路就要打通。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去年7月份,马鬃岭进组路正式打通。
在马鞍山村民组,胡以华每次一去,村民总会说:“都是帮的忙,让我们吃上自来水。”
问其原因,还得从2015年说起。有一天,胡以华在马鞍山村民组陈国珍老人家里,看到她的水缸里有杂物,且还有一些异味。便说:“老人家,你这个水怕是不能吃哦!”老人白了胡以华一眼,嘴唇抖动几下,叹了一口气说:“有水就是老天爷睁眼喽!这还是我前几天接的屋檐水,如果不下雨,我只有跑到外面去背水。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背一回水要伤好久哦。”
在交谈过程中,胡以华得知这个有着14户57人的苗族寨子,长年都是靠天吃水。如天晴,大伙需要跑到两公里开外的老寨去背水,或者到马铃河去取水。就算是年轻力壮的人,往返也得花一个多钟头。解决饮水问题,就要寻找合适的水源。胡以华和驻村工作组的干部一起,找水源、筹经费……经过一番努力,如今马鞍山组村民的家中都接上了水龙头,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通水那天,村民们高兴地聚集在院坝里,像过年一样热闹。
在驻村期间,胡以华发现,养殖牛羊的村民一到冬季,草料就成了问题。为了解决村民的牧草需求,胡以华自费从网上买了黑麦草等草种给村民龙启海试种,经筛选,黑麦草长势良好且品质优良。于是,他又托熟人从湄潭县购买了30斤黑麦草种子分发给养殖牛羊的村民。
这仅仅是胡以华驻村工作的一个缩影。他用真情换真心,团结村民互帮互助,村民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刚开始我们以为只是来村里‘蜻蜓点水’走过场,没想到,他是真心来帮咱老百姓办实事的,真把我们谷中村当成了自己的家喽!”这是谷中村村民对胡以华的评价。
“要打消百姓的顾虑,只有不说空话、不摆架子、扑下身子干实事,真正把心驻在村里,群众才会和你交朋友。”胡以华用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与村民沟通的“秘诀”。从企业管理变身农村工作,在胡以华看来,企业管理和农村工作,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要有产出,因为有产出才能有效益。而不同点是工厂职工都受过正规的培训,文化程度偏高,分工明确;农村事情多,地域广,干部少,一人身兼多职。
在谷中村驻村的经历,让胡以华感触最深的是党的政策好,对“三农”非常关心、扶持力度大。在胡以华看来,干部驻村,首先要抓好村支两委建设,因为这是基层组织工作建设的难点;其次因组制宜发展产业;第三是,一定要帮助村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致富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己所欲立先立人,己所欲达先达人。这句话贯穿胡以华的事业上和生活中,照着自己的理解,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