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生百慕大
1991年的一天,豪情万丈的黄鸿年突发奇想:到朝鲜去见见金日成,探一探朝鲜会不会效仿中国搞改革开放,甚至是去说服说服他。
当时,黄鸿年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推进声势浩大的“国企改制”行动,他带领的“中策”,在李嘉诚的和黄集团、美国摩根士丹利、日本伊藤忠商社的助力下,三下五除二就成为了国企改革和资本运作的排头兵。
黄鸿年崇尚通过资本运作产业。他说:“自己投资搞企业,从买地、建厂到出产品,要做太多繁琐的事,我没这兴趣,也没这个精力。”
他还有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可买寸光阴,收购就是“寸金”购买“寸光阴”。“他辛辛苦苦一辈子,我可能几个晚上就拿过来了。”
挺进内地之后,黄鸿年接连创造了一个晚上收购一个城市所有国有企业,一次性收购大连101家国有企业,以及“市长要求所有赴宴官员随身带上公章当场盖章,我也当场打电话给银行,第二天一早就将资金到账”的国企收购新纪录。
不到两年,“中策”就在内地设立了200多家合资企业,总投资超过百亿人民币。在当时,100亿是个天文数字,其收购涉足行业之多,跨越地区之广,以及一次性买断几十上百家企业的大手笔,在全国乃至世界也都史无前例。
1993年7月1日,“中策”将在国内收购的橡胶和轮胎企业打包,于百慕大注册为“中国轮胎公司”并成功在美国纽约上市;
紧接着,他又将“中策”在北京、杭州及烟台等地的多家啤酒厂打包,于百慕大注册为“中国啤酒控股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上市。
当时,地方政府普遍把国有企业当成包袱,把出售国有企业改制成合资企业当成政绩,而且对51%还是49%这个事关控股权的要害也缺乏认识,以为也就是2个百分点的事……
这给黄鸿年的收购提供了极大支持,推动他不断把收购计划做大,大到自己都后怕,大到后来引起中央政府的警惕并出手对其说“不”,也让他的很多收购都前功尽弃。
但在当时那个环境,被时代洪流推着走的黄鸿年雄姿英发,大有“世界就在手中”之感,也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与兴奋。
他的算盘是,如果朝鲜也搞改革开放,他要跟金日成主席做做生意,复制自己在中国的经验模式,帮助朝鲜企业走向世界……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可以跟朝鲜有共同语言,因为他已经跟朝鲜的老大哥有足够的共同语言,而且合作很甜蜜。
黄鸿年出身豪门,他的父亲黄奕聪曾是印尼首富,其家族至今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大财团。
他们家在中国投资的金光纸业APP(中国),总资产超过1200亿人民币,是中国*生活用纸,也是全球*铜版纸企业。早年的上海威斯汀中心,去年落成的北外滩地标——金光中心(白玉兰广场)也都是他们的产业。
从小任性,“行侠仗义”,惹事生非的黄鸿年,12岁就被父亲以一句“我管不住你,让毛主席来管你”,扔到中国接受教育。
此后,他历经“上山下乡” “入党” “入党不成” “大串联”等等历练,“文革”中实在受不了了,才取道香港回印尼。
黄鸿年也是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与生活的人。他天马行空,浪漫天真,任性劲儿上来,有点天王老子也管不住的意思。但他基本不为难别人,也不为难自己,总是一副认真又不Care,努力但又得过就且过的样子。
父亲送他过来,是直接写信给周总理请求安排,“文革”还能到北京饭店“开洋荤”;成分不好不能跟喜欢的妹子谈恋爱,就写信给周总理“安排我回去”的他,也有笑傲江湖的资本。
黄鸿年的父亲从一个倒卖椰产的小贩成为一国首富,对下一代的管教非常严格,并曾制定一个飞机不能坐头等舱的家规。
其他人都老老实实遵守,但黄鸿年破了这规矩。那天,他刚刚坐进头等舱,就看到父亲扛着包向自己走来,向经济舱走去。
按常理,一顿臭骂和按家法严惩是少不了啦。但黄鸿年下飞机后,只是嬉皮笑脸地对着面带愠色的父亲说了一句话,就一言暖三冬了:
“毛主席教育”的10年,让黄鸿年对中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放大了他的勇气和格局,也为他后来在中国的商业运作打下基础。
刚回印尼时,黄奕聪担心黄鸿年被“文革”弄傻了,安排他在香港学打字、学英语,但熟悉毛主席语录的黄鸿年兴趣缺缺,甩下一句“我天生就不是做具体工作的”,就回印尼找父亲要了一个工厂来自己管理,还管出了效益。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以几倍的价格请到一个日本经理,换了原来的经理来帮我,目标责任制。”
因为“天生不是做具体工作的人”,黄鸿年在家族干得很不愉快,主要是跟父亲不对付,“一山难容二虎”。憋了一段之后,他干脆“离家出走”,跑到新加坡,不几年的功夫,就折腾成了新加坡最令老一辈生畏的“后生”。
不做具体工作的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做宏观工作的新办法——收购公司,收购对象往往就是老一辈辛辛苦苦一辈子建立起来的事业。
其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他联合李光耀的弟弟李金耀,用一个生产洗衣粉的上市公司,鲸吞了当时新加坡*的商业地产企业——新加坡置地,创下当时新加坡史上的*企业收购纪录,并组建了新加坡*的地产企业。
当他告别新加坡来到中国,在中国的10年则成为他继续把收购事业做大做强的大资本。
当时的改革还是摸石头,很多都是禁区。中国的领导跟他谈政策,谈理论,他甚至比这些领导还熟悉。你还刚说上句,他就能接下句,最后还能总结:“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他说,交朋友有三项基础: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认知。到了中国,这些都是他的强项,而且能随时发挥,出神入化。
他跟很多地方领导是同代人,还都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开口闭口就是毛主席语录、马克思主义,“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半岛·BOB官方网站走到一起来了。”
去卡拉OK,有些领导照顾他是个华侨,点邓丽君的《甜蜜蜜》,而他高声吟唱的却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红星照我去战斗》。
1970年离开中国时,一度被点燃“革命”热情,但却在“文革”中被彻底浇灭梦想的黄鸿年,曾深深为10年的“荒度时日,浪费青春”而遗憾。而再次到中国后,他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们问我,见到金日成主席时该怎样称呼?紧接着教训我,要称呼伟大*并祝愿他老人家万寿无疆。”黄鸿年的回答则是:
金日成亲自接待了黄鸿年,还跟他共进了午餐。黄鸿年回忆,两个多小时里,“伟大*十分健谈,神采奕奕,非常慈祥。”
虽然现场气氛并不轻松,尤其陪同的人,随时都担心有意外发生,但黄鸿年依然小心翼翼地把握机会,把话题往他想要的方向转。
黄鸿年当然精于此道。他向金日成表示:“您给我的印象是慈父般的*,但外界的舆论却评价您像一个暴君似的独裁统治者,外界对您和您的国家太不了解了,是否能够进一步对外开放旅游,让人家多来看看。”
然后,黄鸿年把对外开放旅游的话题升了级,向金日成推销起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既试探伟大*的态度,也希望向伟大*建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值得研究研究,学习学习。
“当我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时,他避开了改革开放这四个字,自始至终不提改革开放,只强调了四个愿望,即‘四有’。”
“金主席说,‘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做到有白米饭吃,有肉汤喝,有绸缎穿,有瓦房住。’”
感到天儿要被聊死的黄鸿年及时终止了讨论,然后,金日成一如既往地批评起了美国:
“有一位朝侨从德国回来看望我,他说美国是一个强盗的世界。在高速公路持枪打劫,如果身上没有五百美元就了;在纽约,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乞丐;美国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
“我回答道:金主席,您的朋友说的是事实,但那只是片面的,我们常说,要知己知彼,要了解敌人。美帝国主义有不公平的一面,亦有阴暗的一面,但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工业最发达、军事和科技*进的国家。中国已故*从未到过美国等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一大遗憾,建议金主席有机会到美国去看一看。”
听完黄鸿年的话,金日成直直地盯着他,半天没有说出一个字。陪同在场的朝鲜总理和几个部长都吓得脸色铁青……
沉默后的金日成淡淡地笑了笑:“我同意你的观点,有机会的话,也想去美国访问。”
后来,黄鸿年才知道,两小时里,他至少给自己创造了三次可被杀头的机会。“在很多朝鲜官员印象中,当面顶撞伟大*都是要杀头的。”
“没想到伟大*还跟了三杯茅台酒,并且在我离开平壤以前,派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专程送来三箱水果和一个精致的银器花瓶,据说这是最高的外交礼遇。”
因为对威权的畏惧,以及一层盯一层,一层严过一层的统治,人们印象和传闻中的金日成并不是真正的金日成。
“朝鲜朋友还向我解释,要尽量避免给伟大*增加烦恼,让他老人家可以安享晚年。”
黄鸿年说,走出平壤,他由衷地体会到——金日成的晚年,“同许多其他当政时间太长的*一样,完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周围的人只报喜不抱忧,难以听到真话,许多决策往往只是根据一些片面的情况汇报,这是非常不幸的。”
甚至,黄鸿年认为,包括宁“要核子”而不要“裤子”,也不一定是老人家的本意。
曾经在香港媒体以“两报一刊”为笔名发表大量文章的黄鸿年,还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并署真名发表。
列宁说过:“*是暂时的,人民是永恒的。”也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他看来,“权力和财富可以传承,然而,人民对*的崇敬和拥护却不能简单地转移给下一代,更不能自然地传下去。”
他认为,朝鲜的新*必须寻找到让人们崇敬和拥护的新理由。这个理由应该就是改革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不是宁要“核子”不要“裤子”的穷兵黩武。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投资界处理。
里约奥运十大火爆IP:身价超10亿的洪荒少女&宁泽涛,“屡败屡战”的中国女排&李宗伟……
谁在鼓吹资本寒冬?2016上半年募资超4000亿 LP热情不减 但两极分化严重
用尽洪荒之力跑赢对手,却难逃D轮魔咒:天使到D轮概率仅1% ,15大行业超百家企业危险了
独家 8家天使机构披露真实投资数据! 真格、英诺、梅花、联想之星……上半年“寒冬捕猎”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