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天堂草

在衣食无忧的“天堂”里它们自相残杀然后全员灭亡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10-27     浏览次数:     

  这是一座用高高的金属板搭建的“围城”,里面有无限量供应的食物与水。这里没有可怕的天敌,不必担心传染病,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过,一旦进入就再也无法离开。

  老鼠是适应力极强的生物,在自然界,它们总能不断占领新的栖息地,并在那里世世代代生存下去——然而,在这座看似舒适的“天堂”中,它们的命运却截然相反。

  “天堂”很快就会变成残酷的地狱,其中生活的老鼠在短短5年内就全部灭亡——而这一切都是一项科学实验。

  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动物行为学家约翰·卡尔霍恩(John B Calhoun)不断进行着一项惊人的实验:创造老鼠的“天堂”,然后亲眼看着它们变成地狱。

  他在封闭的围栏内建起各种不同构造的“老鼠都市”,为老鼠提供充足的食物,排除一切捕食者与传染病的侵扰,然后静静地观察它们如何行动。在这里,一切资源应有尽有,但唯独空间是有限的:随着老鼠繁殖,“围城”内会变得越来越拥挤。

  卡尔霍恩最初只是想了解老鼠在城市中的行为,好为控制鼠患提供参考。然而,这些实验出现了远超预期的恐怖结果:每一次,“围城”中的老鼠都会陷入疯狂的暴力与行为异常,最终导致整个种群走向毁灭。卡尔霍恩调整设计参数,用不同的大鼠和小鼠反复试验,但结果却总是如此。

  在日渐拥挤的“围城”中,老鼠的社会彻底崩溃。正常的求偶仪式消失不见,只剩下暴力而疯狂的交配;同类之间的争斗变得异常血腥,凶狠的老鼠咬断彼此的尾巴,用门牙让对方开膛破肚;老鼠母亲不再筑巢,它们抛弃幼崽,甚至攻击自己的孩子。在部分实验中,老鼠幼崽的死亡率甚至飙升到了96%。

  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从卡尔霍恩的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找到详细的答案。

  卡尔霍恩将他建造的老鼠“围城”命名为带有不同编号的“宇宙”——在这其中,最著名、观察最完整的是第25号(Universe 25)。

  25号“宇宙”是一块用金属板围起的方形空间,其中设置了256个巢箱。这里食物、水与筑巢材料全部供应充足,可供数千只小鼠同时居住。1968年7月9日,4对健康小鼠入驻了这个“围城”。在不到5年时间后,这些小鼠的后代就全部灭亡。

  卡尔霍恩与“25号宇宙”。这里的老鼠数量峰值达到了约2200只,但老鼠种群最终走向了灭亡。 Yoichi R. Okamoto

  实验刚开始时,情况看起来并无异常:老鼠们在不同的角落安顿下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104天后,第一批幼崽诞生,老鼠数量开始迅速增长。

  到了第315天,老鼠的数量增长显著减慢。此时,“围城”内约有600只老鼠,距离理论上能承载的上限还相差很远,但老鼠的异常已经开始出现。

  在“围城”中出生的老鼠后代已经长大,但可供它们占据的领地却所剩无几。在自然界,无法得到领地的老鼠原本应该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生活——但在封闭的“围城”中,它们却无处可逃。

  这些“多余”的雄性老鼠聚集到了“围城”底部的公共空间。它们渐渐脱离了正常的社会活动,只是沉默地挤在一起,并且经常陷入疯狂的相互攻击。与此同时,“多余”的雌性则躲进了位置偏僻的高层巢箱当中。

  与此同时,那些占据了有利领地的老鼠生活同样受到严重干扰。守卫领地的雄性被过多的外来者不断侵扰,它们筋疲力尽,甚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养育幼崽的雌性不得不亲自应战,它们因此变得攻击性过强、行为混乱,进而连累了自己的孩子。老鼠母亲开始攻击自己的孩子,或是在转移阵地时将它们遗弃,老鼠幼崽的死亡率大幅上升。

  幸存的老鼠幼崽在没有正常社交互动的“荒漠”中长大,它们没有学会任何成年老鼠应有的行为。在高墙之内,挤满小鼠的地板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沉寂。这些老鼠身体挤在一起,但却没有任何交流。

  这一代老鼠的世界变得异常平静。它们不争斗也不交配,每天吃饱喝足后只是花费数小时时间仔细梳理自己的毛发。繁殖率下降到了0,现存个体渐渐衰老死亡,老鼠族群已经无法躲过灭亡的命运。

  在这些实验进行的年代,对“人炸”的担忧正在兴起。拥挤的老鼠迎合了人类对自身未来的悲观想象,“围城”实验因此走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实验传播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影响:它让心理学家、建筑设计师与城市规划者开始关注空间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在老鼠“围城”的启发下,研究者开始分析空间与人类心理的关系,并着手对监BOB·体育综合APP下载狱、精神病院等拥挤空间进行改造。

  《绿色食品》(Soylent Green),一部以人炸为主题的惊悚电影。在上世纪60-70年代,类似作品的大量涌现受到了“老鼠围城”研究的影响uk

  然而,在大范围的传播中,这些实验内容也逐渐扭曲,最终演变成了恐怖的都市传说。大量以“人口过剩”为主题的灾难故事由此诞生,“拥挤导致疯狂”这一耸人听闻的结论深入人心。一部分人怀着别样的目的利用这些研究:有人用它来支持对拥挤贫民窟的粗暴清理,也有人借此鼓吹严苛的人口控制策略。

  现在看来,卡尔霍恩的“围城”实验远远称不上严谨。而且,他还带头犯下了将动物实验过度引申到人的错误,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失控的传播结果。

  不过,与媒体夸张的报道不同,卡尔霍恩其实从不认为人类会像实验老鼠那样灭亡。他一直乐观地相信,只要调整空间设计并提供适当的社会活动,就能让高密度的社会健康运转。

  在25号“宇宙”之后,他依然在继续实验,试图为老鼠“围城”找到避免灾难的方法,并希望最终能将发现应用于人类。然而,新闻媒体与科研机构都对这些后续研究失去了兴趣。

  在25号“宇宙”之后,卡尔霍恩仍在继续改进实验设计,但这些后续实验最终未能完成。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随着精神药物的发展,空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再受到关注,卡尔霍恩失去了经费支持。他过于宏大的研究计划未能完成,实验被迫提前结束。“围城”被拆除,剩余的老鼠被实施了安乐死。

  卡尔霍恩在1986年黯然退休,9年后因病离世。他的名字逐渐被人淡忘,只剩下“拥挤带来灭亡”的恐怖传说仍在继续流传。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