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bob半岛在线登录7月22日,大暑,平顶山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马厂村,古井老树、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自全市“一村万树”示范工程实施以来,该村把绿化建设与全村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有机融合起来,在“四旁”(村旁、路旁、坑旁、宅旁)种植以阳丰甜柿为主的经济林木6000多棵,并结合村子以“乡愁”为主题的整体规划,按照“因村制宜,废物利用,不大拆大建,小投入大成效”的原则,将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有机融合,对人居环境进行精细化提升,着力打造一年四季林果飘香的和美乡村。
从昔日杂草丛生,到如今鸟语花香,马厂村在“一村万树”示范工程中得到质的提升。
种树不仅要有数量,而且要见品质;不仅要实现村绿景美,而且要见效益能增收。
市林业局局长王献春说,去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实践和经验,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万树”示范工程:自2023年起到2025年底,每年确定100个村实施“一村万树”示范工程,以“四旁”绿化为重点,以乡村“四定”(定村、定树、定量、定责)、部门“三送”(送树苗、送肥料、送技术)为保障,实现村庄公共空间绿化全覆盖,打造“村庄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利用3年时间至少建成300个“一村万树”示范村,书写“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绿美乡村新画卷。
目前,全市确定的2024年度1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共种植苗木34万余株,其中经济树种12万余株、绿化树种22万余株。
“钱从哪里来?”“树种怎么选?”“后期怎么管?”“效益怎么分?”针对“一村万树”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平顶山市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从破解难题入手,把“一村万树”工程落实为一个个具体化、可操作的产业和项目。
各地搭建平台,通过“村自筹”“乡贤捐”“单位帮”等方式,变资源为资金和项目,切实解决资金哪里来等难题
全市“一村万树”示范工程启动之初,市林业局就研究确定了100个联建单位,对100个示范村精准帮扶,指导各级林业部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示范村开展技术指导,有力保障林木存活率;各联建单位积极对接,根据林业部门提前联系好的苗木基地,采取多种形式为示范村提供树苗、资金。各部门共同推动林业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入融合、协同发展。
在郏县白庙乡后村,一片片公益林和一株株桃树、梨树,改变了村里沟沟壑壑的“丑”样子,一片片绿意让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围绕‘千绿围村、百果进村’,通过‘一村万树’示范工程,努力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美丽乡村。”后村党支部书记刘军伟说。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村全力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发动群众自筹,号召乡贤捐款,千方百计找树苗、买树苗。
“村民很积极,有的为家里学生栽植‘状元树’,有的为家里高寿老人栽植‘长寿树’,还有为参军入伍的孩子栽植‘报国树’。”刘军伟说,通过推进“一村万树”示范工程,全村栽植了4800多棵绿化树和果树,大大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现在全村果树占大头,等挂了果,我们也搞采摘,发展林果经济,让乡亲们有钱赚。”
据郏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苗木供应,该县实行“五个一批”工作法,即利用廊道腾退树木解决一批、统筹项目补充一批、联建部门支持一批、企业单位捐献一批、就近苗圃购买一批等方式筹集树苗,实现了“边筹集、边栽植”。
不仅是郏县,各地充分利用党建联建“资源链”,探索“党建+乡贤”等模式,采取村集体联动群众筹款,发动乡贤捐款、企业捐树,积极对接驻村工作队和联建单位相帮扶等形式,统筹推进“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
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乡村发展基础,统筹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种群众选的、利于群众增收、适宜当地栽植的乡土树种
自“一村万树”示范工程开展以来,平顶山市各地积极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乡村绿化体系,推动乡村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同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乡情乡愁,依据乡村不同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风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做到宜果则果、宜花则花,科学规划,高质量推进,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在鲁山,“一村万树”示范工程设计之初就将绿化树种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兼顾,借力打造全域旅游乡村,助力乡村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目前,该县已建成了一批以绿色为底板、各具特色、风格别致的众多美丽乡村。其中,梁洼镇鹁鸽吴村以“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对原有的康养游园进行提升改造;以桃花闻名的下汤镇林楼村对进村道路进行了升级;尧山镇上坪村结合农家乐产业,栽植甜柿、枣树等林果树种,既美化了环境,又让村民从中受益良多……
全市各示范村充分利用村庄闲散土地、荒山荒地等,建设村庄公园、生态片林、经济林、村口景观林、路河防护林等,持续提高绿化总量及森林乡村建设水平,村庄周边所有沟渠水域绿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入村有景观路、村内有小公园、围村有绿化带、村边有风景林,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让“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更加科学精准,市林业局制定印发了平顶山市“一村万树”示范工程技术导则,全市各地林业部门组织动员科技人员分片包干,送科技上门,做到科技指导到村、技术要领到人,促进“一村万树”示范工程上水平、上品位、上档次。
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按照“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晰责任机制
三分种养、七分管护。全市各地创新管护机制,充分利用村级网格,广泛吸纳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护林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专(兼)职管护队伍,对新造苗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积极鼓励和吸引企业、合作社、承包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造林护林,将绿化管护责任落到实处,力争“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实现乡村绿化管护全覆盖。
舞钢市积极探索建立“党建+示范村创建”新模式,即支部+党员+栽植+管护,通过组织带领、党员带头,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争当绿色先锋,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引领广大农户和群众自觉参与到示范村创建中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汝州市将“一村万树”植树造林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评选优秀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群众身边的优秀代表,每人认养一棵树栽下荣誉林。代表们在管养荣誉林的同时也传播了植绿、爱绿、护绿的理念,带动群众自发参与“一村万树”绿化管养。此外,利用空闲地栽植的经济林树木分配到户,果树收益直接归户所有,不重视树木管理的,取消受益重新分配,激发了群众主动管护果树的积极性。
群众房前屋后的,产权归群众;道路两侧、村中空地、村旁空地等区域的,按照合同约定分红
“我们鼓励实行植树‘终身负责制’,不能空有一腔热情,而要充分做足功课,确保种一棵活一棵、养一棵成一棵。”市林业局副局长郎建民说,在具体推进中,全市各地把“一村万树”示范工程与和美乡村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等紧密结合,统筹谋划,使“一村万树”成为“生态树”“摇钱树”“文化树”,并按照“谁管护,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
鲁山县沙渚王村拓展发展思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村集体反租群众土地,在道路两侧、村中空地、村旁空地建集体果园。群众房前屋后按照就近区位划分,由群众开展“一村万树”果树进村认领种植。集体果园收益归集体所有,用于村公益等公共开支,群众房前屋后果树的收益归群众所有。
“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用植一棵树、添一抹绿、造一片林的实际行动,为鹰城增绿、为环境增色、为百姓增收,努力书写林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篇章。”王献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