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
数字法院权威信息发布、解读;国内外法院信息化技术交流、分享;全国法院干警在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意见集散地。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历史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越、工业潜力巨大、农业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要求,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服务触角,将因地制宜与“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理念相融合,以江龙人民法庭共享法庭为“圆心”,拉长司法服务“半径”,创新司法服务“供给”,有力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细胞”。
2023年12月,“一根网线、一块屏幕”的共享法庭将镇宁法院江龙法庭与镇宁革利乡综治中心及其所辖10个村的村委会连接,人民法庭、乡综治中心、村委会三方依托大数据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人员共享、场地共享、设备共享”。共享法庭打破了传统法庭的时间、空间限制,将调解指导、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法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做到“零距离”调解、“加速度”解纷。截至2024年7月,共享法庭共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助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23件,开展法律宣传10余次,得到当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以为打官司至少要耗上好几个月,都不敢出门打工,谁知道在离家不足1里路的地方,不到1小时就把问题解决了,太感谢你们了!”革利乡综治中心共享法庭内,一起离婚纠纷的女方熊某感叹道。
该起纠纷中,双方同意离婚,但是对女儿抚养问题僵持不下,江龙法庭的法官通过共享法庭终端连线远在浙江的男方王某:“你们的女儿已满16周岁,现在已经有了稳定收入,在法律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你们再对她进行抚养,不必明确抚养权,你们虽然离婚,但仍是孩子的父母。”
最终,通过法官的积极解释引导,熊某与王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纠纷得到顺利解决。
这一幕,是镇宁法院将“共享”理念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的缩影,将司法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做到纠纷在哪里来,调解就到哪里去。
2024年大年三十前一天,江龙法庭收到了来自护绿共享法庭发来的现场调解连线请求。
护绿共享法庭位于江龙镇茶叶种植园附近,这里盛产江龙绿茶,每年采摘销售旺季,围绕茶叶用工、买卖、包装、销售等产生的纠纷数量大、占比高,为给茶农、茶企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镇宁法院专门设立了该共享法庭。
通过连线,法官了解到,徐某和丁某本是邻居,徐某雇佣丁某对茶叶种植园进行清理,以保障茶园的创收。丁某按照约定在一个星期内清理完毕后,徐某未按时bob半岛在线登录支付报酬,双方发生矛盾。在听取双方诉求并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江龙法庭法官通过共享法庭终端向双方耐心释法明理,解释劳务报酬支付的正当性,建议双方基于邻里感情,互相体谅。
“其实没多大事,但确实双方沟通时态度都不好,我们心里堵着一口气,谁也不让谁。感谢法官的耐心劝导,法也解释了,理也说透了,维护了我们的邻里感情!”徐某说道,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徐某邀请丁某第二天到家里一起过春节。
一起邻里之间的涉“茶”纠纷,在茶园门口便顺利解决,真正实现了让数据“领跑”,百姓“零跑”。
江龙法庭庭长吴健表示:“茶产业是江龙镇的重要地方产业,江龙镇全镇茶园面积达4.6万亩。在江龙镇践行‘枫桥经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司法服务也要紧跟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涉‘茶’案件,我们建立了绿色调解通道,坚持调解优先,处理好茶商、茶农、茶园工作者产生的各种纠纷,推动当地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享法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司法服务,还探索通过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将法律法规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觉,推动普法资料和法治数据的开放共享。
作为江龙镇中学的法制副校长,江龙法庭庭长吴健在2024年2月26日开学第一天“带着共享法庭进校园”,为同学们上了以“拒绝校园暴力、预防性侵、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共享法庭让法律宣传走进了校园,让学生们学到了法律知识,学到了要对法律抱有敬畏之心,学到了如何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我也获益良多。”课后,江龙中学校长说道。
镇宁法院的共享法庭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司法服务、感受司法便利,我相信有了法院的参与,有了法治的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必将越来越红火,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坚实!
下一步,镇宁法院将继续主动聚焦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落实“综合性、一站式、跨地域、便捷化”的诉讼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将共享法庭建设向更多纠纷集中领域延伸,推出“共享律师”“共享法律工作者”等服务,发挥协同解纷优势,搭好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