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案例
半岛·BOB官方网站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切实落实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学校国际化教育水平,学校在今年夏天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国际课程58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校不同专业学生需求,涵盖法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课程内容全面覆盖我校本科各专业。
刘继峰老师的课干货满满,有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是写论文的保姆级教程,老师知识深厚,写论文和评审论文的经验也很丰富。
刘老师上课会结合很多例子,让同学们判断每一篇论文的优劣点,课堂参与度高,如果说不出来老师也不会为难。每天上课的内容非常充实,老师讲课也很有意思,会穿插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话,课堂氛围比较好,同学们也都踊跃发言。
课程的最终作业就是老师给几篇论文,让我们修改几个格式错误,再修改一篇引言就行,没有额外的工作量。
总之,老师人好事少,很认真负责。认真听课的话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写学位论文和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写学术论文都很有帮助。
在这个夏季小学期,我选修了张永理老师开设的社会保障案例研究课。小学期选这门课有三点原因。
第一,我希望能对大学期间学过的专业知识有所梳理。案例课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组,张老师的案例课尤其详实、专业,因此,选修这门课有助于我回顾和运用关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
第二,我对课程主题和张老师的讲课风格很感兴趣。去年老师给我们上了社会保障学这门专业课,课上涉及到很多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极具典型性,独特性,听起来引人入胜,也都值得从各个方面深入分析。此外,张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独特的见解,以及他为每一个学生花时间的耐心也很吸引我。
第三,小学期留校和选课人数都相对较少,课程周数也十分集中,我认为小学期的排课方式和课堂氛围都很合适。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关于案例研究的具体实践方法。例如案例选择的要求、社会保障案例的范围与重点、案例分析的基本框架和论证过程等等。同时,我们还对“3元养老金案”“红河州民政局养老金案”等近些年有关养老保险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王军老师的商法案例研习课程以公司的股权融资为主题,对中国公司法的实际运作和法律解释予以刻画,包括股权投资中的保底约定、对赌协议、资本公积金、减资、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等专题。其以真实的诉讼案例为主要素材,研讨材料鲜活、研讨问题深刻,在细致剖析中展现法律的实践、规范与理论面向,有助于公司法的概念祛魅、知识整合以及体系构建。
公司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和原则“只是作为权宜假说,持续地在作为大型法律实验室的法院接受重新检验。每个新案件都是一个实验。
”在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逻辑与经验、历史与现实、实然与应然之间,可能是利益平衡的荆棘丛,也可能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在不确定中寻觅某种相对的确定,“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现代汉语语音研究》是中文系的专业选修课,这门课程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张彦老师不仅传授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经常与同学们互动,在课堂上总结了现代汉语的元音、辅音、声调规律,也让我们对语言学有了新的认识。
张彦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采用了实验的方式加以讲授课堂内容。在实验环节,我们亲自尝试发音,通过电脑波形图来观察音调、元音音位,这些实验让我对汉语的发音机制有了直观的理解。
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学到了汉语语音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理解语言。这种探索精神和学习方法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期中大多忙着其他事情,很多想做的事情只能搁置。希望在大学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我决定留校,把这段安静的时光用在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
长久以来,我一直对绘画很感兴趣,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都很喜欢,各种笔触留下的痕迹让我想要自己也创造些什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下哪些触动我的人、事、物。
另外,我也想弥补小时候没有正经上过美术课、完成过美术作品的缺憾,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能够很好地用绘画表达所思所想的人。
在这门课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绘画带来的乐趣和美妙。尽管过程中不乏挑战,但乐趣远远超过了困难。这正是我选择这门课的初衷,它不仅让我从一个对自己绘画能力缺乏自信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享受创作过程的人,更让我学会了不论作品的最终呈现如何,都能在其中找到快乐。
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我的预期。我最初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能够持续地绘画,而课程设计很好地给予了我们大量的自由绘画时间,并且老师在这期间不断地给予我们指导,这极大地减少了我对绘画的恐惧,让我更加自信地提起画笔,勇敢地表达自己。
我认为小学期是学校的一项创新举措,为我们提供了提前修读一些选修课程的机会,如国际课程、艺术鉴赏课等。这样的安排满足了像我这样希望提前完成学分,以便在常规的春季和秋季学期更专注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同学的需求。
在这个小学期,我选择了《色彩与表现》这门课程。我选择这门艺术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在常规学期中,艺术鉴赏课通常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选课,而中签的机会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小学期开设的艺术课程较多,选课的竞争压力较小,因此我建议同学们也可以在小学期尝试选择艺术课程。此外,我对色彩和调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也极具吸引力。
《色彩与表现》这门课程给了我一些意外的惊喜,尤其是在学习油画方面。虽然艺术鉴赏课与我想象中的有所不同,但整体上,我的学习体验是非常愉快和满足的。
课程的老师既漂亮又温柔,她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和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体验。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对色彩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
本次的小学期新开设了两门艺术课,我选择了更加综合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因为我经常在学校的音乐剧社中活动,对于自己在音乐表达感情和讲述故事的方面有些欠缺,加之对于系统的声乐知识非常感兴趣,在这次假期能有机会更集中地学习和实践更有利于形成和改正我的歌唱习惯,就像高老师说的那样——“学会歌唱的感觉”。
在课堂上高老师带着我们找到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非常认真用心地一对一指导,还鼓励我们不用担心音准和音量的问题,熟能生巧是我又真切领悟的一个特别实用的声乐技巧。天赋是少有的、也是不可以浪费的,也许一副好嗓子可以同样唱到高音,但是听感完全不同,并且长此以往倒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就是学习科学发声的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生理条件已经先天地决定了我们最适合的音域范围,盲目追求高音并不可取,唱适合自己风格的歌、唱能够表达自己的歌、唱能让自己放松的歌,才是幸福的、正确的。
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高老师也带领同学们去录音棚进行了作品录制。在录音室外听到初版《贝加尔湖畔》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原来合唱的力量是层层叠叠的,心湖也像风吹起水纹般一圈圈散开、呼吸。
尽管从未见过贝加尔湖也从没见过这样清澈的少女,但是音乐真的创造出了一个飘着忧愁云雾的贝加尔湖,和那个湖对岸像丁香一样忧郁的她,这与我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谋而合。
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门艺术鉴赏课,因此在小学期选择留校上课。基于对合唱艺术和音乐的兴趣,我选择了《合唱与指挥》这门艺术鉴赏课程。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并深刻体验到合唱艺术的魅力。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老师细致耐心的实践指导,使我更加了解合唱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特别是学习和演绎《贝加尔湖畔》这一经典曲目,不仅增强了我的音乐感受力,也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上课的收获远远超出了选课时的期望值。在选课时并不是很自信,担心自己不能跟上课堂节奏,不能很好地学习新领域的知识。但在实践演唱歌曲时,老师特别温柔耐心地指导并鼓舞我们,让我们有敢唱敢试的勇气,去用心感受艺术的魅力。
总体而言,这门课程不仅仅是音乐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让我在合唱音乐的海洋中收获了独特的心灵感悟和成长。
在小学期的课程中,我们有幸参与了创新创业课程,这门课程不仅结合了实践与学术,还特别关注了个人信息保护这一重要议题。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我们不仅学习了美国、欧盟和中国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还得到了与行业律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以及参观律所的实践经验。
课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仅吸收了最前沿的立法知识,还通过与律师的交流和律所的参观,积累了宝贵的实践课题经验。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对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小学期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我们有机会向经验丰富的律师学习,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且有趣的经历。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加,学习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创业中的个人信息合规审查不仅是一门创新创业课,而且包含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帮助我们了解未来就业或创业过程中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处理个人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基于以上内容以及对数据法的兴趣,我很有幸地选上了张老师小学期的这门课程。
课程主要围绕个人信息立法的世界发展趋势、中国法中个人信息的处理和民事保护,结合国内外案例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课堂形式丰富,律所参观交流和专家讲座座谈的课堂形式丰富了眼界,拓宽了我们对实务领域的认识,实践性较强。
同时小学期集中授课,连续性的学习给了我不同于平时学期的体验,知识的体系性有所增强,总的来说很喜欢小学期的课程,收获满满。
基于对媒体与数字化的浓厚兴趣,我在夏季学期选修了张宏伟老师的《数字文创工作坊》。在课堂模式上,我们以长桌面对面的形式,展开了充分自由的头脑风暴与互动研讨。在观点碰撞的一来一回之间,通过老师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的分析,我们能够沉浸式感受项目策划、产品设计全流程。
从非遗文化、城市推广到音乐社群、游戏设计,在同学们的展示中,我对各个领域的了解得到了深化,自身的包容性亦得以锤炼。除数字知识以外,我在课堂中还体会到了学生思维的界限、延展了对社会多面性的认知。
老师在数字领域做专业阐释的同时,会结合真实的社会运行规则、职场环境向大家提出恳切建议,对于打破学生认知壁垒提供了重要帮助。
在这里,我们拥有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也在一次次犀利发问中不断审视自我。《数字文创工作坊》适合每一位对数字化感兴趣,有想法、有态度、有目标的同学。
数字文创工作坊的课程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一样,我们有很多机会和老师与同学们讨论。老师鼓励我们不断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这种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策划发想,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讨论,找出可以改进的方案和问题的模式中,收获了难得的学习经验。
老师在前两天的上午课程中就记住了每个同学的名字,并为我们的方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老师也使我们理解到市场上选择执行企划的方式。
我们围成圆形面对面讨论,沉浸在课堂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反馈。
一周内要完成一个较完整的策划方案,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着如何进行策划和执行,也学习着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和合作。通过实际的项目分析,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更好地理解了市场需求和企划执行的关键要素。
因为小学期开放的国际课比较多,为我们提供了额外的选课机会,在小学期上课可以减轻平时的上课压力,所以我选择暑假留校修读国际课。
之所以选择这门课,一是因为梁斌老师中文授课,对于英语口语不好的我很友好;二是因为对死刑制度比较感兴趣,死刑在美国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学习这门课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死刑制度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法律体系的差异。
老师讲课很生动,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以为这是侧重理论和程序的一门课,但是上了几节课以来我感觉很轻松,老师非常重视让我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很有参与感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另外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比较新颖,会让我们每天提出对于课堂的思考与问题,然后第二天及时解答。
我在选课时主要是对这个课程的名字感兴趣,但是上课的体验感觉收获了很多知识,超出了选课时的预期。目前为止我已经了解了美国死刑制度的发展、美国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美国民众对死刑废存问题的争论以及死刑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等具体问题,收获颇丰。
出于对法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小学期,我选择了一门主要讲述法国文明文化的国际课,通过课程学习,我对法国的社交、饮食、建筑、文学、电影、艺术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由于课程是线上网课的形式,我起初还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课堂体验,后来发现自己实属多虑了。虽然是线上网课的形式,但是老师精彩的讲述使得课堂效果非常好,对于课程内容有任何疑问和想法,可以随时开麦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亲切和蔼,非常乐于与同学们沟通和交流。
总的来说课程参与感很强,体验感非常棒!同时助教师姐也非常认真负责,保障课程顺利进行,发挥了沟通同学们与老师的桥梁作用。通过这门课,我提高了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同时也开拓了眼界,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收获良多。
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想多一些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为自己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同时也想提升自己的法律英语写作能力、检索能力。
一共有两位老师负责这门课程,一位美国人(Greenwood),一位法国人(Morri),两位老师都很nice,对学生很用心,非常鼓励学生上课表达自己。虽然是线上课,老师也尽可能地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基本情况。
记得Greenwood老师上课的时候还说,学生是她的“boss”,她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课堂内容,让我感觉到非常受尊重。
课堂干货很多,了解了很多有关美国法律体系的知识,学习了英文法律文书撰写的基本规范和方法,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法律数据库(如westlaw)的运用。
学习收获和选课时的期待很相符,甚至超过预期。虽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有些知识的理解会有难度,但是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我的法律文书撰写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均有了提升,是非常值得的一个小学期。
我挺喜欢我们这门课程的,当初选这门课一方面是受师姐推荐,一方面是本人自己也喜欢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对于课程相关的内容自然是十分感兴趣。
这一周的课上下来,老师常常会在课上播放美国历史上的流行音乐让我们欣赏,包括各种蓝调音乐、摇滚、jazz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平时接触相对较少的,很新鲜,感觉自己拓宽了眼界,见识到了大洋彼岸另一个文化中音乐的瑰宝。
除此之外,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外教授课,老师口音纯正,全英文发音授课,想要跟上老师的节奏还是需要全神贯注地去仔细听,认真理解。
老师的语速和授课速度并不快,很照顾我们,很多知识细节也讲得有趣且细致,上老师的课我感觉受益良多。总之,我很高兴当时选上了这门国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