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855-8652

混播黑麦草

考古專家推斷:青銅時代新疆地區出現四季轉場游牧形態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10-22     浏览次数:     

  春寒料峭,人們騎著馬,趕著牛羊,從冬牧場向春牧場遷徙﹔秋后,又將牲畜從秋草場轉到冬牧場——專家推斷,這種四季轉場的游牧形態,在青銅時代的新疆地區博爾塔拉河流域已經存在。

  “通過對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考古發掘及在博爾塔拉河流域進行系統的田野調查,我們推斷,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的時間跨度內,該流域甚至周邊地方已經出現了四季轉場的放牧形式,這是阿敦喬魯考古學文化中具有標志性的特點之一。結合新疆西天山地區青銅時古學文化的發生、演進的歷史發展樣態,顯示出多地交流、融合的趨勢,所有這些成為詮釋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的重要實証。”8月14日,剛剛結束博爾塔拉河流域考察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民族考古研究室主任叢德新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位於溫泉縣城西約41公裡處的阿拉套山南麓淺山地帶,2012—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這裡進行連續5年的考古發掘,該遺址入選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叢德新是這一考古項目的主持者。

  “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是近年來新疆發現重要的青銅時代遺存,其年代測定為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為填補新疆青銅時代早期遺址的空白增加了全新材料,為揭示西天山地區青銅時代遺址的具體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科學數據。”叢德新說,阿敦喬魯遺址房屋的分布形態、結構、選址等特點,顯示了牧業生活的強烈特征,結合當地民族學和社會學的調查,發現這和現代牧民的冬窩子很相似。

  “因此,我們推斷,像現在牧業四季轉場這種形式,可能那個時期在新疆就出現了,至少是在博爾塔拉河流域有明確的考古學工作的支持。”叢德新說,現代科技手段有力支撐了這一結論。結合遺址出土的羊糞、植物微體的檢測和分析,考慮到這裡的海拔高度,研究人員推斷當時人們食用的糧食(麥類)是從其他地方帶入,這裡是一處重要的冬季生活居住址。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叢德新認為,博爾塔拉河流域的考古工作,與近些年新疆其他地區的考古發現一樣,深化了青銅時代新疆考古學文化面貌的研究,所顯示出的東西交流、融合的特點,對於認識新疆地區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這一歷史發展進程的演進脈絡,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新疆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一些醒目亮點,為豐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面貌作出了貢獻。四季轉場游牧文化的提出,是其中新的收獲之一。(賈春霞)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55-8652
浏览手机站